特色指标1-佐证材料2:高等数学中的课程思政案例
日期:2019-12-25 10:43:30  发布人:dzb  浏览量:0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调效应。只靠单一的理论说教不可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探究并渗透思政政治教育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等数学是大学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担负着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重担,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高等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极大的概括性,致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点不大。在高等数学的内容里隐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师充分发掘和灵活运用这些素材,通过借助数学史、典故、优秀的数学家等将课程思政的思想融入到高等数学的课堂,这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下面给出几个课程思政的案例:

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数学哲理。我们知道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极限的思想,所以在讲极限的知识点时,可以引用哲学家庄周的《庄子.天下篇》中提出的“一尺之锤,日取一半,万世不竭”,同样可以引用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即:“割之弥细,所知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逼近圆的面积。这是在没有极限概念、没有笛卡尔的解析几何、没有“运动”等数学基础的情况给出极限的论述,这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这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定积分的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分割(化整为小),近似(局部近似)、求和(化小为整)、取极限(精确化)”。我们在讲解定积分概念时,除了要讲清楚纯粹的数学知识,还要灵活应用这种数学思想,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一个复杂问题分割成许多小知识点,详细解释清楚每一部分,那么这个复杂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在做事情的同样可以用此种思想,将复杂问题分部化、简单化。

3.在讲解多元函数极值问题时可以引入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是根据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庐山呈现的不同样貌。通过数形结合我们知道多元函数的图像就像庐山一样连绵起伏,在山顶处取得极大值,在山谷处取得极小值。这样的讲解方式不仅可以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也可以通过学生求解极大值和极小值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人生路本来就是起起伏伏的,不能因为处在峰值就骄傲自满,也不能因为处在波谷处就自怨自艾。我们要客观的看问题,顶峰和低谷都是人生路上的一个个转折点。不在一个小范围内看问题,拜托主观成见,认清事物的真相和全貌。

以上简单罗列一下在课堂教学中的三个案例,这些案例成功的应用在每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面对数学建模题目的繁琐,各位同学将题目分解成一个个小知识点,化整为小,一步步攻克,在成功解决问题时没有沾沾自喜,在没办法很好的解决问题没有懈怠,而是继续寻找方法,因此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

1.jpg

核发:0 点击数:0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